近日,中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宣布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为全球气候治理合作注入了更多正能量,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
今年是《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也是提交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的重要节点,全球气候治理进入关键阶段。在过去10年,中国积极推进绿色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截至目前,我国绿色低碳产业产值规模约为11万亿元,拥有相关企业超过200万家,新能源、电动汽车、节能环保产业蓬勃发展,并为全球市场提供了绝大多数的可负担的锂电池和光伏产品,同时我国的电动汽车也正在走向世界。
截至2024年底,我国风电装机容量达到5.2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8.9亿千瓦,均位居世界前列。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包括:到2035年,中国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30%以上,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森林蓄积量达到240亿立方米以上,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等。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共同的责任,绿色低碳转型是时代潮流。但是,目前一些国家逆流而动,可能会动摇全球合作进行低碳转型的信心。中国践诺笃行,以实际行动以及国家立场宣示,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不会放缓,促进国际合作的努力不会减弱,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不会停歇。
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联合国权威和国际规则受到冲击,和平秩序遭受威胁,世贸谈判停滞不前,应对气候变化出现分歧,改革完善全球治理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中国是全球治理的利益攸关方,也是关键行动者。中国一贯主张“大国更应该有大的样子,要提供更多全球公共产品,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
9月1日,中国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郑重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就加强和完善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这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之后,中国向国际社会贡献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全球治理倡议“应世界之变,答时代之问”,体现中国的大国担当,推动现有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使国际社会能够更有效地应对挑战。
日前中国宣布,作为负责任的主要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当前和未来的世界贸易组织谈判中,不再寻求任何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SDT)。中国以实际行动宣示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决心,积极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治理倡议,促进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推进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进程注入正能量,展现了支持多边贸易体制的负责任大国形象,世贸组织总干事伊维拉高度赞扬了中国在这一问题上展现的领导作用。
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并承担大国责任。近些年来,中国积极推进“双碳”目标,促进《巴黎协定》有效落实;参与联合国《全球数字契约》,提出《全球数据安全倡议》和《全球数据跨境流动合作倡议》;会同32个国家建立国际调解院,推进国际法治领域创新;倡议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等。
在联合国成立80周年之际配资平台注册,中国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宣示自主贡献绿色新目标,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更大程度开放中国市场。越来越多中国理念转变为国际共识,中国则以行动为导向践行多边主义,彰显了负责任世界大国的担当,理念与行动并举,为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贡献中国方案与中国力量。
益通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